李商隐的诗歌中,最脍炙人口的是他的那些不对象明的无题诗。最有名的应该是这首“相见时难别亦难”。

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层层翻进。相见难得,离别更让人难堪,何况是在这样的一个百花凋零的暮春季节。首联总写二人难舍难分之情。难舍的原因首先是相见难,可能是因为某种外界因素的干涉,两人不能常相见,难得冲破了阻力来幽会。会面时间短暂又不得不再次分离。环境的压迫,相见的困难,被迫分别,更深一步表现情人分离时痛切的情怀。又触景生情,艺术的烘托渲染,把离别放在暮春这样容易引发人伤感的季节,情景相融。美好的春天过去了,美好的相见又要分别了。既是写自然环境,也是写离人心境。

相见时难别亦难什么意思(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什么情感)-梦路生活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写诗人自己在离别后的相思深情。上句“丝”与“思”,谐音双关。以此来比喻自己的情丝,犹如蚕丝一样。化人的相思,感情的缠绵就如春蚕的吐丝的绵绵不尽。蚕吐丝到死方休,由此而推移到人的感情的生死不渝。这一句其实是化用前人诗句,南朝民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显然诗人在前人基础上又另出新意,深刻地写出了爱情的坚贞不渝,至死不悔。

下句突出成灰始干。诗人怀着炽热的爱情,愿为这种感情燃成灰烬,表现爱情的强烈。只要一息尚存,泪就不会干,感情就不会终止。表现感情的永长,“深知身在情长存”。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接着诗人想象别后对方的相思深情。上句写白天相思之苦,映照出夜晚的不眠,下句直接写夜晚的相思。诗人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写对方的日夜相思,实际是映衬的是自己的日夜相思,对对方的深情厚谊。中二联写两人生死不渝的感情。

最后“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是人对重新会面的渴望,在失望中又有萌生希望,实际更多的是有自我安慰的意味,更说明相似之情不可抑制。想继续取得相见的可能。结尾明显的是士大夫爱情的一个特征,失望后又有希望,希望后又失望到绝望,绝望又缠绵难忘。

这首诗写暮春时与爱人别离的伤感,离别后悠长执着的思念。回环咏叹,抒情性很强,是本诗的特点,而感情的书写抒发,又写得委婉曲折,深微细致。

诗人对他所倾注情感的伊人没有做直接地描写,而是运用烘托、映衬的手法,创造了朦胧的意境,境界含蓄,耐人寻味。

春蚕一联运用比兴手法,通过蚕死丝尽,烛灰泪干的现象,表现出爱情坚贞,成为描写爱情的绝唱。比喻新颖、贴切、形象,富于特征性。后人用此来表现献身精神。正如《唐诗三百首》编后所评,“一息尚存志不少,可以言情,可以喻道”,指出此二句具有高度的概括力。

当然了,古代文人写的所谓的爱情诗,究竟有几首是真正的爱情诗很难说。应该没有多少吧,毕竟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爱情,一夫多妻爱情也不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