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愈生愈多,愈转愈凉;

于万叶删减中,白露已至。

白露,简单二字,却将最饱满的“秋凉”与“盈润”予以诠释。

月夜怀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的一首诗,让白露有了永恒的诗意,也让白露有了深沉的乡愁。

所以,每至白露,相信大家都不免会想起杜甫的这首诗,想起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然而,人间之白露,不仅只有愁思,更有无限舒爽与欢愉;而杜甫笔下的白露,也不仅只有客绪,还有难得的喜悦与悠然自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谁的诗(杜甫白露解析)-梦路生活号

白露如诗,诗含白露,当一起品嚼也。

走进古诗词,在最美的文字中,饱挹最美的诗意,细看最美的白露。

诗巷在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乃是杜甫专为“白露”而写的一首佳作。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字里行间充满愉悦之情,写尽了秋天之美,白露之嘉;堪称是“白露”节气之绝配诗作。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杜甫,大唐最著名、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受尽众人仰慕的李白齐名。

如果说李白是人们心中仙气飘飘的潇洒之士的话,杜甫则是人们心中孤愤满腔的落拓之客。

所以,厚重感几乎成了杜甫诗作的典型“标签”。

而我们这里所分享的这首诗,则有别于杜甫诗作的寻常之风,写出了别样的轻快之味。

据记载,这首诗是晚年的杜甫,在四川的果园中所作;当时的杜甫身心难得安宁,所以在白露时节,骑马去果园里散心而特意写下此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谁的诗(杜甫白露解析)-梦路生活号

诗的首联简截了当,不仅很及时地切出了题目,还把一幅清新的画面展示与读者: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白露聚集在柑橘之上,清晨起来,“我”骑着马一路走过,看着那团团露珠被马蹄的声音惊散。

这是一幅充满灵气的画面,而它的灵气从何而来呢?

首先从“饱满度”上而来。“白露”晶莹剔透,不用作者刻意临摹,当它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看到了它圆润可爱的样子。

“甘子”,同样也圆润丰满,非常富有画面的立体性。

再经过一个“团”的搭配,两个物象就显得更加有神有形,其色彩、其形状都得以栩栩如生的呈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谁的诗(杜甫白露解析)-梦路生活号 专栏“四时”格律诗创作精讲作者:一号诗巷59币2人已购查看

其次是从“轻快度”而来。作者拉物象“马”入诗,借马蹄声在打破环境之宁静的同时,将白露纷纷滴落的情景临摹出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谁的诗(杜甫白露解析)-梦路生活号 专栏诗词联写作精讲,带你快速入门作者:一号诗巷189币92人已购查看

无论是马蹄,还是被惊落的白露,都是那么活灵活现,透露着秋日清晨不尽的轻快之感,让人读来身心倍觉愉悦。

颔联适当放大空间,将读者的视线拉向远方: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结满果实的树木和山石中的树木连成一片,已经有船只载着水果运向溪江远方。

和首联相比,这一联显然又增添了大气与热闹之感。

前一句从园林树木的生长状态出发,写出了秋日树木特有的精气神;后一句从船只的举动出发,呈现出秋日丰收的喜悦情景。

一句突出静态之美,一句突出动态之美,二者动静搭配,将读者的视觉、嗅觉与感觉皆调动起来。

读颔联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满眼的丰收景象,嗅到的是浓郁的蔬果香味,感受到的是白露时节馈赠给人们的欢乐与喜庆气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谁的诗(杜甫白露解析)-梦路生活号

接下来的颈联转向作者,描写了他的一举一动: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我”走向水边,靠在栏杆上看鱼儿快乐地游玩,回去的时候,马鞭响起处,有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被惊起。

杜甫这首诗的描写“线路”很清晰,从首联的“出发”,到此处的“停留”“转回”,都一一包含进来。

“凭几看鱼乐”,既勾勒了鱼儿自由自在的样子,又比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轻松快乐的心情。

其实杜甫之所总是写沉郁顿挫的诗篇,主要是因为他常年处于辗转、漂泊之中,生活的贫苦与苦闷充斥了他的内心。

而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得以安宁之时和安居之所,让他有机会去亲身体验生活的美好。所以,触景生情,欢快的诗篇也就自然被孕育出来。

“回鞭急鸟栖”,随手的动作,寻常的景象,却显得那么和谐美好。马鞭响起,鸟儿惊飞,这一画面兼视觉与听觉于一体,把作者潇洒惬意的形象与心情进一步展现出来。

最后一联是作者内心的联想: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秋天成熟的果实会越来越多,这条幽径恐怕也会被踩出更多条小路来。

这一联来得有些突然,可以说,它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按照一般类似风格的格律诗的布局,作者在最后的尾联中会比较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是杜甫却没有这样做,他对秋天的景象展开联想,而后又将笔触落在“幽径”上面来,借这看似不起眼的物象去丰富内容、抒发情感。

“恐”字用得很精妙,它不但突出了作者怜爱园林风景的清幽,同时还突出了作者对“未来”更加热闹的丰收景象的期盼。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谁的诗(杜甫白露解析)-梦路生活号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二句之间还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关系,在充分贯穿脉络的基础之上,通过作者的想象,把更多、更美的秋景临摹于纸上,带领读者的想象飞向更广的空间。这就是所谓的“稳固收篇且延味无穷”。

今宵露白秋深处,但把清辉酌满樽;各位看官,当读完杜甫的这首诗后,不知你有何别的感想?欢迎在评论区简说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