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了解一下爱尔兰的历史。

提到爱尔兰这个国家,很多中国人可能并没有太深的印象,甚至于有的人会将爱尔兰视为英国的一部分,毕竟英国的全名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说到这里,就提到北爱尔兰,那么这个北爱尔兰与爱尔兰又是什么关系呢?

英国在历史上曾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在当时的英国的版图中,爱尔兰是作为一个整体被英国统治,它也是当时的日不落帝国的本土的重要部分。

而在地缘格局上,如今的爱尔兰与不列颠岛是相距不远的两个岛屿,其两个岛上的交流也是非常紧密。

只是,如今的爱尔兰与北爱尔兰分属不同的国家,一个爱尔兰岛被划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爱尔兰这个国家。

爱尔兰

爱尔兰共和国,简称爱尔兰,是一个西欧的议会共和制国家,发达国家之一;信仰天主教,人口为501万左右,首都是都柏林。

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位于欧洲西部爱尔兰岛的中南部,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与英国隔海相望,东北与英国的北爱尔兰接壤,是北美通向欧洲的通道。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它的的领土面积为7.028万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6.889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39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169公里。

爱尔兰人属于凯尔特人,是欧洲大陆第一代居民的子嗣。

这个国家的自然环境保持得相当好,素有“翡翠岛国”之称,全国绿树成荫,河流纵横。草地遍布,所以又有“绿岛”和“绿宝石”之称。

那么,历史上爱尔兰与英国的关系,以及爱尔兰和北爱尔兰的历史关系,他们又是怎么发展到如今的现状的?

下面我们就对爱尔兰、北爱尔兰以及两者与英国的关系,从历史上进行一个了解。

历史渊源——两个部落、两个民族

爱尔兰岛古称艾林岛,公元前350年左右,属于两个不同的部落的凯尔特人跨海征服了岛上的原住居民。

经过之后的数百年的发展,不同民族间的征服和融合,原本的两个凯尔特部落逐渐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民族。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这两个不同的民族分别是:

  • ①基本上保持了自己的血统和古老的语言,并发展成一个新的民族的爱尔兰人;
  • 先后融合了罗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丹麦人和诺曼人的血统的不列颠凯尔特人,这支部落形成了英格兰人。

其中,公元前150年左右,凯尔特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它吸收了原住民中民间传说、音乐艺术等,并将岛上的原住民宗教的神祗纳入德鲁伊教,形成了独特的信仰。

同时,在爱尔兰逐渐形成五个小的王国,这些王国中最有权势的是德鲁伊教僧侣,这些僧侣集中了教师、医生、诗人、祭祀的代表和法律和历史的记载者的作用。

罗马帝国占领英格兰后,爱尔兰的凯尔特贵族有时也会趁机袭击英格兰进行抢劫。此时,罗马人称爱尔兰为希伯尼亚。

托勒密曾精确地描写了爱尔兰的地理和部落分布。

爱尔兰从未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但罗马帝国的影响往往超出它的疆域。罗马的文学、语言、冶炼技术等都被凯尔特人吸纳,爱尔兰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公元100年左右,最后一场爱尔兰岛原住民大起义被盖尔王公们镇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凯尔特人在爱尔兰岛的统治都不再受到威胁。

盖尔王公就是凯尔特人的贵族,这些爱尔兰人说盖尔语,这种语言是印欧语系的凯尔特语族,甚至于爱尔兰史学家认为,当今世界仅存的凯尔特民族只有一个爱尔兰国家。

盖尔语和爱尔兰语言

公元9世纪左右,爱尔兰的语言和文字开始进一步传播;这期间,爱尔兰的作家和诗人也用爱尔兰语创作了许多诗歌、戏剧、传奇史诗及民间故事。

盖尔语和英语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爱尔兰英语,多数爱尔兰作家们也用这种带有明显的方言特点英文来进行创作。

在中世纪晚期,随着凯尔特文化的逐渐瓦解,以盖尔语进行创作的游吟诗人销声匿迹,盖尔语诗歌逐渐边缘化,而盖尔语也只存在于古老民歌之中。

盖尔语在19世纪-20世纪逐渐被发掘,这种传统语言文化的恢复也受到政府的支持,开始逐渐兴起。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

爱尔兰人是阿尔卑斯山脉以北诸多民族中,最早用自己语言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的民族。

在18世纪,是爱尔兰英语诗歌的黄金发展时期,这段时间的代表人物有乔纳森·斯威夫特、奥列佛·哥德史密斯等。

而不同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爱尔兰的文艺复兴则是在19世纪末开始,其运动的内容也与传统意义上的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不同。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伴随着爱尔兰民族意识觉醒和高涨,社会各阶层、团体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实行自治。

这场爱尔兰的文艺复兴运动与政治政治上的民族独立运动相呼应,同时兴起复兴爱尔兰的民族文学、语言、艺术等。

这一时期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从19世纪末至1920年左右。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其中的文学艺术的代表人物有:

1、诗歌创作方面

威廉·巴特勒·叶芝、詹姆斯·乔伊斯、塞缪尔·贝克特、帕特里克·卡凡纳、谢默斯·西内和布莱恩·科菲等。

2、小说创作方面

  • ①早期18世纪的代表人物:乔纳森·斯威夫特、奥列佛·哥德史密斯。
  • ②19世纪代表人物:詹姆斯·乔伊斯、布莱姆·斯托克、玛利亚·埃奇沃斯、约翰·巴尼姆、杰罗德·格里芬、查尔斯·奇克汉姆、威廉·卡尔顿、乔治·摩尔以及萨默维尔和罗斯等。
  • ③20世纪代表人物:塞缪尔·贝克特、布莱恩·欧诺兰、亚当·希金斯、伊丽莎白·鲍温、莫利·基恩、布林斯利·麦克纳玛拉、约翰·麦克加荷恩、弗兰克·欧康纳和肖恩·欧法奥兰。

3、戏剧创作方面

  • ①早期代表人物:威廉·康格里夫、奥列佛·哥德史密斯、理查德·布林斯利·谢里丹、迪翁·布奇考特。
  • ②19世纪末代表人物:萧伯纳、奥斯卡·王尔德、叶芝、格雷戈里夫人、约翰·辛格。
  • ③20世纪代表人物:塞缪尔·贝克特、布兰敦·贝汉、德尼·约翰斯通、布莱恩·弗里尔、托马斯·基尔罗、汤姆·墨菲、休·李奥那多和约翰·基恩。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4、剧院、协会方面

另外,叶芝等人创办的艾比剧院、爱尔兰戏剧协会是爱尔兰文艺复兴的摇篮。

凯尔特人统治时期

公元前6世纪左右,凯尔特人第一次来到爱尔兰岛,此时的凯尔特人并未完全统一爱尔兰,他们建立了五个不同的王国,并互有征战。

随着凯尔特人在爱尔兰岛的逐渐统一,在最后一场原住民大起义被镇压后,凯尔特人在爱尔兰岛的统治稳定下来,即便在罗马帝国扩张的时期也没有受到影响。

当时罗马帝国在英格兰扩张,并在不列颠岛的南部建立统治,但对于隔海相望的爱尔兰岛却并未染指。

公元432年,圣帕特里克将基督教及罗马文化传播到了爱尔兰岛。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基督教的引入,使凯尔特文化开始快速转变:

  • ①爱尔兰原有的部落和社会结构并未改变。
  • ②但爱尔兰的法律中与基督教教义有矛盾的地方被修改
  • ③为了方便宣传基督教,圣帕特里克引了拉丁字母,这使得爱尔兰的僧侣们能够记录下部分凯尔特人的口头文学。
  • ④爱尔兰进入了有文字书写的文明时期。
  • ⑤传统的德鲁伊宗教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基督教信仰的建立。

公元7世纪左右,天主教在爱尔兰进一步深入传播,爱尔兰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新的信仰的普及,爱尔兰的学者开始在修道院中学习拉丁语和基督教神学,修道院在爱尔兰变得非常繁华。

这段时期,爱尔兰建立的修道院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 它们为将拉丁语的许多知识保存下来起了很大的作用。
  • ②对书画插图的艺术、金属加工、雕刻在爱尔兰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爱尔兰到英格兰及欧洲大陆的传道士们都大力宣传爱尔兰的学风,因此而吸引了许多学者来到爱尔兰。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此时的爱尔兰逐渐出现了学校、图书馆等,包括此时统一的语言、文化、宗教、法律等。

但是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随着北欧海盗的入侵,政治上不统一的凯尔特人的黄金统治时期结束了。

动乱和发展

在早期的爱尔兰,许多基督教寺院经常受到不同群体的攻击,甚至本地的爱尔兰人有时也会为了寻找宝藏袭击修道院。

然而,当来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维京人开始袭击爱尔兰时,公元8世纪的修道院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的问题。

每个人都害怕那些维京海盗,因为他们会杀死任何妨碍他们或将他们当作奴隶的人。作为当时并不信仰基督教的维京人,他们对基督教的象征和遗址没有任何尊重。

795年,拉斯林岛修道院被维京人焚烧。

在接下来的30-40年间,维京人进行了四处袭击,他们在每一个定居点都登陆少量船只,并用几天时间对这里进行掠夺,随后进一步将这里烧毁。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掠夺完战利品的维京人在回到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后,便会出售自己的战利品。

维京人追求两种类型的战利品——财富和奴隶,他们很快发现修道院是这财富和奴隶的最丰富的来源。

公元8世纪末,爱尔兰和不列颠这两个岛屿在日耳曼人的一支居住在北欧的维京人的骚扰下逐渐陷入混乱。

公元831年,维京人托格斯特在爱尔兰建立了第一个维京人的王国,王国位于今天的奥斯特、康诺特和米斯三个郡。

维京人的入侵

公元840年,维京人花了一年的时间在内阿湖掠夺,其中包括阿玛修道院。许多劳斯郡修道院的学者和僧侣被捕并被卖为奴隶。

841年,他们劳斯郡和都柏林地区建立了一些更加完善的营地。

845年,米斯国王马拉奇杀掉了托格斯特,这个维京人的王国仅仅存在了14年就灭亡了。但是它的灭亡不仅不意味着维京人的离开,反而导致了爱尔兰内部的动乱。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借着驱赶维京人的理由,爱尔兰人陷入内部争斗,统一的国家政府崩溃,国家陷入格局分裂时期。

914年,随着大型维京船队来到沃特福德港,维京人迅速重新占领了沃特福德的定居点,并进一步掠夺了科克,利斯莫尔和阿加博等修道院。

917年,维京人重新占领了都柏林的定居点,爱尔兰国王尼尔尔·格伦杜布开始试图驱逐维京人。

他汇集了来自各地城主的联合力量,并征募了伦斯特部队的帮助。

同年,爱尔兰国王的军队在明斯特与维京人的军展开对峙。

然而,维京人击败了伦斯特人,爱尔兰国王没有取得决定性的成功。

919年,尼尔尔国王再次尝试攻击维京人,但他的部队被维京人击败,尼尔尔本人被杀。维京人最终在他们征服的土地上定居下来。

维京人并没有协调他们的进攻,而爱尔兰人的防御也是不一致的;爱尔兰内部也不断发生权力斗争,这些内部的派别有时甚至与维京人联盟。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最后,东北的塔拉家族占据了优势,但他们也与在爱尔兰定居的维京人妥协了。

到了950年,维京人已经停止在爱尔兰的袭击,他们转变成为了商人。随着时间发展,维京人在爱尔兰留下了许多地名,包括:都柏林、科克、利默里克。

10世纪末,布莱恩·博茹基本统一了爱尔兰,1014年他还进一步击败了维京人。

维京人的威胁、采纳新的武器技术、城市的建立和航海贸易的发展给爱尔兰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维京人也并未能够在爱尔兰长时间立足,但他们的文化和语言却在爱尔兰留下了足迹。

在此后的150年中,爱尔兰虽然依然有内部的斗争,但总地来说比较和平,艺术和文化得到发展。

但是,随着内部的矛盾激化,加速了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及诺曼人的入侵。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诺曼人的入侵和亨利二世的统治

有人指出,英格兰对爱尔兰的入侵,导致了爱尔兰的发展倒退了几百年;但实际上,是爱尔兰人自己引来了英格兰人(当然,英格兰的历代国王也一直觊觎着爱尔兰这个地方)

早在1155年,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英国人的教皇阿德里安四世授权亨利入侵爱尔兰去惩罚堕落和贪污。可以说,此时的英国国王对爱尔兰的入侵已经做好了准备。

1166年,在爱尔兰内部战争陷入孤立境地的伦斯特国王德莫特逃往不列颠求援。

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写了一封支持他的信,德莫特拿着这封信到威尔士获得了那里的诺曼人的支持。

诺曼人凭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爱尔兰人内部的矛盾,轻而易举地获得了首胜。这使得更多的诺曼人来到爱尔兰,对这里的土地进行瓜分。

亨利二世担心其他诺曼人在爱尔兰建立一个不受他控制的新的王国,因此,他亲自率兵进入爱尔兰,并建立自己的势力。

1169年-1171年,亨利二世的部下第二代彭布罗克伯爵理查·德·克莱尔率军队侵入爱尔兰,并在都柏林之围中击退了爱尔兰联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1171年10月,英格兰金雀花王朝国王亨利二世本人率领一支强大的舰队登上爱尔兰,一同到来的还有伦斯特国王德莫特。

在亨利二世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爱尔兰各部落首领纷纷放弃抵抗。

亨利二世是第一个登上爱尔兰的英格兰国王,他将儿子约翰封为爱尔兰大公,同时将爱尔兰的土地分给参与战斗的盎格鲁-诺曼的伯爵们。

随后,亨利二世在都柏林建立王宫,颁布教会法,从而使爱尔兰教会处于英格兰教会和罗马教廷的控制之下。

亨利二世的一切举措,使英格兰国王在封建法理上成为爱尔兰的最高宗主。

在战争结束后,英格兰在爱尔兰建立起了残酷的统治。

殖民统治

1172年,教皇阿德里安四世的继承人亚历山大三世承认了亨利二世在爱尔兰的占领,这使得亨利二世的入侵行为获得中世纪宗教、法理的认可。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此时的爱尔兰还是名义上独立的,而亨利二世对爱尔兰的占领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在西北和西南的偏远地区,还是处于爱尔兰贵族的统治之下。

约翰成为英格兰国王后,爱尔兰开始正式并入英格兰王权之下。

亨利二世时期,盎格鲁-诺曼人只是将爱尔兰过去的统治者推翻了,但他们试图获得当地居民的支持。

英格兰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中心制的管理机构,加强自己的统治,同时建立了许多新的城市。

1228年,亨利三世强制用英格兰法律和惯例取代了爱尔兰的法律。

1297年,爱德华一世建立了连一个爱尔兰人都没有的爱尔兰议会。

13世纪末,由于岛上的诺曼统治者没有得到英格兰的支持,爱尔兰贵族与维京人得以联合起来削弱诺曼人的统治。这是第一场全爱尔兰的运动,而且这个运动还取得了一些军事胜利。

随着时间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本来是诺曼人的贵族开始使用爱尔兰语言、习俗和衣饰,从政治和军事上他们也越来越与爱尔兰人保持一致。

后来,在宗教改革中,这些诺曼贵族也没有加入宗教改革的运动,并依然信奉天主教。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对于这种情况,英国国王鼓励英格兰化的殖民者进入爱尔兰,并不断颁布限制爱尔兰人的法令,避免英格兰殖民者被爱尔兰人同化。

此时的英格兰在爱尔兰的政策是残酷的,甚至导致许多爱尔兰普通人被随意杀戮,爱尔兰人的人权难以得到保证。

当自身的权力不断受到侵犯时,爱尔兰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并展开了反抗英国殖民者统治的斗争。

反抗与镇压

14世纪时期,爱尔兰爆发了多次反对英格兰统治的暴乱。

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英格兰因外部战争忽略了它对爱尔兰的统治,此后的玫瑰战争更削弱了爱尔兰在英格兰政治中的重要性。

直到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开始加强它在爱尔兰的统治。

1494年,亨利七世公布了一条法律,规定爱尔兰议会的决定只有在通过英格兰国王批准后才有效。(此时只有爱尔兰一个郡受到英格兰的直接管理)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1542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正式成为爱尔兰国王,爱尔兰的所有教会财产被要求国有化,这导致爱尔兰各地出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抗争。

当时的亨利八世正在进行英格兰的宗教改革,使国内的教会脱离罗马教廷的管理,并直接受到国王统治;同时,建立圣公会,推行新教。

当时的爱尔兰人和大部分诺曼贵族都信奉天主教,这使得爱尔兰的抵抗运动更加激烈。

1560年,英格兰在爱尔兰进行大规模殖民,之后的爱尔兰人展开与英国的游击战争。

1568年-1583年,爱尔兰人连续掀起两次大规模的起义,但都被镇压下去。

1595年,修·奥内尔组织了一支约一万人的爱尔兰军队,这支军队有不少步枪,买这些步枪的钱是西班牙人出的,武器是从苏格兰买的;此外西班牙还派专家帮助爱尔兰人建造要塞。

在奥内尔的军队中有爱尔兰的原住人,也有后来移居的诺曼人。

奥内尔的起义在奥斯特郡开始,很快就蔓延到整个岛上。

随后,一支从英格兰来到的镇压这次起义的军队在一次奇袭中被消灭;1598年8月,英军再次被重创。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1600年,伊丽莎白一世派了一个新的总督,其通过销毁所有粮食、牲畜等物资,达到削弱起义军的目的。

1601年9月,奥内尔又获得了3500名支援而来的西班牙士兵。

但此时英军已经包围奥斯特,当奥内尔带着新支援的西班牙士兵赶来后,西班牙人反而投降,使这场起义失败。

1603年,奥内尔被迫签署了停火协议,英格兰完全占领爱尔兰,英格兰还没收了许多爱尔兰地主的土地。

1607年,许多爱尔兰贵族(包括奥内尔)离开了爱尔兰。

1609年,詹姆斯一世开始对奥斯特郡进行更加深入的殖民,使其变成英格兰在爱尔兰的桥头堡。

这次殖民的影响,一直到今天还体现在北爱尔兰的问题中。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宗教矛盾与内战

从17世纪开始,爱尔兰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1613年,北爱尔兰的城市德里被直接交付伦顿管理,其城市的名称也改为了伦敦德里,许多英格兰人移居此地。

但爱尔兰与英格兰的矛盾主要还体现在宗教问题上,查理一世试图缓解这一情况,他任命托马斯·温特沃斯为爱尔兰总督,这位总督奉行对爱尔兰人信奉天主教的宽容政策。

但由于国会中清教徒为主的势力的反对,查理一世在不得已之下处死了温特沃斯,英国国内的新教和爱尔兰天主教之间矛盾激化。

1641年11月,爱尔兰天主教徒屠杀了许多英格兰新教移民;1642年,查理一世逮捕多名反对他的国会议员,英国内战爆发。

1642年,爱尔兰原住民、诺曼移民和保皇派的英国移民成立了基尔肯尼同盟,其目的是成立一个天主教的、保皇的国家。

随后,同盟的军队占领了爱尔兰的大部分地区,只有奥斯特和都柏林还在英国议会的手中。

1648年,移民到爱尔兰的苏格兰人也加入了基尔肯尼同盟。

但国会军在这一年取得胜利,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建立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政权。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血腥镇压和残酷统治

奥利弗·克伦威尔成为了英国最有权的人,在同年,其率军进入爱尔兰,对爱尔兰展开了血腥的镇压。

克伦威尔的军队在杜希达、韦克斯福德进行了残酷的屠戮,居民不是被杀就是被驱逐,城市彻底被摧毁。

1652年,克伦威尔离开爱尔兰两年后,英格兰军队彻底镇压了爱尔兰的反抗势力。

在这场内战中,爱尔兰人因为战争、饥荒等原因,导致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而且,在1648年,爱尔兰的天主教徒还拥有全爱尔兰59%的土地,但到了1751年,他们手中只剩下全爱尔兰土地的5%。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对爱尔兰人的限制:

  • 不得雇佣两名以上的学徒
  • ②不能出国留学、不能在大学申请学位和奖学金;
  • 不能担任公职、陪审员、律师和教师
  • ④不能出席议会、没有选举权;
  • ⑤不准购买土地;
  • ⑥限制爱尔兰人的个人财产,如不能拥有价值超过5英镑的马匹等

同时,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新的国王查理二世规定爱尔兰只允许向英国出售羊毛,且不得和英国其他殖民地进行交易,这对爱尔兰的经济打击非常大。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大航海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随着英国更多的参与到大航海的贸易和探索中,英国的殖民贸易发展快速,而对爱尔兰的压迫逐渐转移。

与此同时,新教势力逐渐把自己看作是爱尔兰民族的代表,并发展成了充满活力和独具特色的议会传统。

从这一时期开始,成千上万的长老会教友和数量较少的基督徒前往新大陆,形成了爱尔兰移民潮。

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与其在北美的殖民地之间的分歧日益扩大,促成了激进爱国主义传统的形成,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这种爱国主义传统最终产生了联合爱尔兰人社会。

1789年,联合爱尔兰人社会在爱尔兰举行了一次起义,起义的目标是要成立一个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让所有宗教享受平等地位。

随后,起义被镇压。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经济问题和大饥荒

18世纪,由于英国资本主义工厂的扩张,爱尔兰的经济也获得快速发展。

此时,爱尔兰的亚麻生意逐渐兴隆,特别是在乌尔斯泰地区,这里成为爱尔兰的羊毛、牛肉、黄油和猪肉的重要出口基地。

1800年,英国和爱尔兰签订了“合并法”,成立了完全的议会联盟。

同年,爱尔兰议会通过了与英国统一的法律,爱尔兰王国和大不列颠王国统一。爱尔兰由伦敦的英国议会统治,爱尔兰并入英国。

1801年1月,爱尔兰议会被彻底取消,并象征性的派遣了100名爱尔兰议员到英国下议院,32名议员进入英国上议院。

自此,爱尔兰王国消失,其国王和上、下议院组成的单独的政府也不存在了。

此时,爱尔兰不仅丧失了经济上的独立,更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此时的爱尔兰被禁止向海外输出商品,这时的英国和爱尔兰之间差距却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经济和人口方面。

英国在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同时,爱尔兰(除乌尔斯泰地区外)却离工业化越来越远。

此时的爱尔兰工业基础被彻底摧毁,沦为农业国,而其农业发展也是附庸于英国的。

为了保证英国的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粮食供应,英国完全控制了爱尔兰的粮食出口,其绝大部分大麦、小麦、燕麦都必须供给英国。

此时,迅速增加的爱尔兰人中的绝大部分不得不以土豆为生。而廉价的马铃薯使得被进一步压低工资后的爱尔兰人可以留有余钱购买英国的商品。

而爱尔兰人节约下来的粮食则可以满足英国国内不断增长的需求,使得利润最大化。

1846年-1849年的马铃薯晚疫病在北美与欧洲蔓延,导致其产量大幅下降,造成了爱尔兰的一场大饥荒。

当时的爱尔兰地区造成约100万人饿死,另有100万人左右逃出爱尔兰。爱尔兰的人口从850万减少到600万。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新的抗争

19世纪下半期开始,随着爱尔兰与英国的矛盾进一步加深,爱尔兰的独立运动开始频繁。

这段时期的独立运动领导人包括:帕特里克·皮尔斯、麦克尔·考林斯、罗杰·凯塞门和伊蒙·德·瓦勒拉等,而最早的抗议活动则是由丹尼尔·奥康尼尔组织的。

1843年,爱尔兰青年党发动起义,英国政府不得不再次动用军队来镇压。

在几百年的抗争中,无论是身处国内的老一代的爱尔兰人与原住民的联盟,还是流亡海外的爱尔兰人,他们都卷入其中。

爱尔兰人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冲击着英国的殖民统治。

1914年,一战爆发,在爱尔兰共和兄弟会的策划下,爱尔兰人于1916年4月24日发动起义。

当时,1250名起义者攻占了都柏林的邮政总局大楼、市政厅、报社大厦等关键据点。

这次起义的领导者皮尔斯宣读了复活节宣言,这也被称为“1916年共和国宣言”,宣布爱尔兰从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中退出,建立爱尔兰共和国。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这场起义也被称为复活节起义,它只持续了六天,之后便被镇压。但自此之后,爱尔兰的独立运动此起彼伏。

同时,由于在世界大战中,英国的国力被不断消耗,以至于在1918年德国发动“皇帝会战”时,英国的兵源已经完全被消耗。

为了支持前线,一直被英国军队拒之门外的爱尔兰人开始被征集加入军队。

此时,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承诺战后在整个爱尔兰实行自治,获得战时在爱尔兰实行义务兵役。

但爱尔兰人反对在英国内部的自治,这一提议被拒绝。

与此同时,爱尔兰人还发动了一场全境反征兵总罢工,整个爱尔兰各行各业积极响应,英国不仅没有在爱尔兰征得一兵一卒,还进一步激化了两者的矛盾。

此时,多年的对外战争让英国不堪重负,而爱尔兰的独立运动又使英国掉进另一个泥潭。

当时的爱尔兰共和国军有10万-20万,而英国在爱尔兰岛的军队只有4万,两方之间实力差距很大,加上英国的本土的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兵折将,劳合·乔治被迫屈服。

英国和爱尔兰之间展开和平谈判,对“分治法”进行商讨。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独立与矛盾

1919年7月11日,英国和爱尔兰之间宣布休战。12月6日,双方签订“英爱条约”,爱尔兰自由邦成立,而北部阿尔斯特省中的六郡成为北爱尔兰。

条约签署后一个月,北爱尔兰需要决定是否留在英国内部,或者留在爱尔兰自由邦内。

由于北爱尔兰大多数人信奉新教,而南爱尔兰的二十六郡多信奉天主教,新教为主的北爱尔兰教徒担心自己会成为统一后的爱尔兰的弱势一方,因此选择退出爱尔兰自由邦。

1922年1月7日,经过二十多天的争论,爱尔兰国民大会以64对57的微弱优势批准了英爱条约生效。

“英爱条约”通过后,爱尔兰国内矛盾迅速加剧,其国内民意撕裂严重。

甚至,在北爱尔兰地区,不仅没有实现停战,英军和共和军之间、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共和派与统一派之间相互攻击。

条约批准的同时,大批反对该条约的政党退出国会,开始了自行行动,曾经的共和军内部因为对条约的意见不和,已经事实上分裂。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

支持者认为英国虽然受到战争削弱,但实力依然强大,因此对于爱尔兰的分裂持默认态度。

1937年,爱尔兰宣布成立共和国,但仍留在英联邦内部。

1949年4月,爱尔兰废除君主制,将国王权利移交总统,并成立新宪法。

1949年4月18日,英国不得不承认爱尔兰独立,但此时的爱尔兰宪法中宣称,爱尔兰对北部六郡仍享有主权。

但事实上,北爱尔兰选择英国后已经回归无望,这一条法律规定在1999年被删除了。

直至今天,北爱尔兰的问题一直是笼罩在不列颠群岛上空的乌云,这是英国人自己所导致。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脱欧的英国被卷入未知的漩涡,而伴随着的危机就包括北爱尔兰问题。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英国的爱恨情仇历史)-梦路生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