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桥》的一首《啊,朋友再见》,或许对于经历过70年代的朋友们来说,是再也熟悉不过的旋律。然而,诞生了这部脍炙人口作品的国家,却在上世纪90年代永远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便是昔日坐落在南欧地区的领土第三大国: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面积多大(南斯拉夫历史简介)-梦路生活号

今天的中国人,在提到南斯拉夫时,总会想到漫长而残酷的波黑战争,南联盟大使馆遭到北约轰炸的昔日屈辱,以及时常语惊四座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然而,鲜为人知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南斯拉夫,是一个实行了8年义务教育,汽车普及率达到36%,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拥有一台冰箱,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中首屈一指的富裕国家。

那么,南斯拉夫这个昔日的南欧大国,究竟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昔日里社会主义阵营首屈一指的富国,如今为何变成了欧洲最为贫瘠和动荡的地区?今天的中国,究竟又能够从南斯拉夫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经验和启示?

如果您对这个故事感兴趣,还请一键三连,点个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们为您讲述的最大动力!

坐落于南欧地区的南斯拉夫,其领土面积为25.58万平方公里,是20世纪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的南欧第三领土大国。一直以来,南斯拉夫在国内外都流传着一段十分有趣的逸闻,那就是:一个国家,两种文字,三种语言,四种宗教,五个民族,六个加盟国,七个邻国和八个政治实体。

那么,这段逸闻中的一连串数字,分别都有着怎样的特殊含义呢?

首先来说“一个国家”: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南斯拉夫,实际上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关系体制上,南斯拉夫与苏联、美国相同,都是由“加盟邦”或者“加盟州”作为地方行政区的基本单元。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和波黑六个加盟国,共同组成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那么,历史上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究竟是如何将如此多的加盟国统合在一起的?——其实,早在公元前14世纪,南斯拉夫疆域内就曾出现过一个强大的国家:塞尔维亚王国,这个国家信仰东正教,采用宗教祭祀使用的拉丁文和日常生活的斯拉夫文两套语言系统。塞尔维亚后来也成为了南斯拉夫国家的主体。

然而,塞尔维亚在15世纪被于西亚崛起,实力更加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征服,从此经历了长达近500余年的屈辱亡国奴生活。奥斯曼土耳其入主巴尔干后,将他们信仰的伊斯兰教带到了这片土地,造成了日后巴尔干半岛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四种不同宗教鼎立的局面。

时间进入19世纪,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逐渐衰落,位于巴尔干地区昔日被征服的东南欧各民族国家开始兴起独立运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克罗地亚知识分子发起的“伊利里亚”独立运动,该独立运动呼吁被奥斯曼征服的巴尔干地区各族人民,都是古“伊里伊亚”民族的后裔,各族人民应当团结起来,推翻奥斯曼土耳其的暴政,建立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而这构成了近代南斯拉夫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由来。

南斯拉夫面积多大(南斯拉夫历史简介)-梦路生活号

在“伊利里亚”运动的旗帜下,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巴尔干地区各族人民奋起反抗。1878年,在巴尔干各个民族中实力最为强劲的塞尔维亚、黑山率先宣告独立,并且继续鼓励和支持奥斯曼土耳其境内的其他地区民族独立运动。

然而,塞尔维亚、黑山等昔日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国家和民族,与日薄西山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已然让昔日平静的巴尔干地区成为了欧洲的火药桶。而毗邻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更是对立足未稳的塞尔维亚垂涎三尺。新独立的塞尔维亚国家,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在意识到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野心后,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开枪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史称“萨拉热窝事件”,而这成为了日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南斯拉夫面积多大(南斯拉夫历史简介)-梦路生活号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奥匈帝国立刻部署重兵,入侵塞尔维亚。而以斯拉夫民族为主体的俄罗斯,与同样以斯拉夫民族为主体的塞尔维亚有着诸多的共同利益。因此,在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后,俄罗斯随之对奥匈帝国开战。德国则作为奥匈帝国的盟友,对俄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在经历长达4年的血雨腥风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最终以德国、奥匈帝国的失败而告终,塞尔维亚、黑山等巴尔干地区的新兴民族国家其独立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在塞尔维亚周边的两个邻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相继宣告解体后,影响塞尔维亚组建南斯拉夫国家的统一梦想再无邻国外力阻碍——1918年,在塞尔维亚的倡导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组成联合王国,这三个南斯拉夫原始加盟国的语言,外加后来加盟的马其顿,也成为了南斯拉夫国家后来采用的主要语言。

南斯拉夫面积多大(南斯拉夫历史简介)-梦路生活号

1929年,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正式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这是世界历史上,“南斯拉夫”四字第一次以国家名字的形式登上舞台。好景不长的是,南斯拉夫昔日的对手——德国,并没有忘记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耻辱。1938年,在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的推动下,德国冲破了凡尔赛条约的束缚,德国和奥地利合并,昔日里大国的阴影重新笼罩在南斯拉夫的上空。1941年4月,纳粹德国、意大利和匈牙利、保加利亚等轴心国大举入侵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土地从此被轴心国一分为四地占领。

但南斯拉夫人民并没有从此低头——在德国占领南斯拉夫后,南斯拉夫共产党的领导人铁托挺身而出,带领南斯拉夫人民在本国境内对德国、意大利占领军队开展了长达近4年的游击战,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故事,正取材于这一历史时期。到1945年,纳粹德国的军队基本被南斯拉夫游击队驱逐出境,南斯拉夫成为了欧洲地区国家中为数不多仅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依靠同盟国或苏联获得独立的国家,这也为南斯拉夫日后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央奠定了基础。

南斯拉夫面积多大(南斯拉夫历史简介)-梦路生活号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斯拉夫成立了由铁托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于南斯拉夫是凭借着自己的力量,驱逐纳粹德国侵略者,实现了自己的独立,因此南斯拉夫的内政和外交很少受到苏联的影响。在内政方面,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建立了一套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并且给予了南斯拉夫加盟国和工厂工人自治的权利;在外交方面,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奉行不结盟政策,拒绝加入苏联领导的华约军事集团,而是与印度、埃及一起领导“不结盟运动”,并且和西方保持着紧密的外交联系。

南斯拉夫在内政外交上的独立自主,使它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中不受苏联控制,独树一帜的力量。然而,这也引发了斯大林领导下苏联的不满。20世纪40年代末,苏联下令东欧国家队南斯拉夫开展联合经济封锁,而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也毫不客气地对苏联采取了反制措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苏南决裂”。

南斯拉夫面积多大(南斯拉夫历史简介)-梦路生活号

(斯大林与铁托)

事实证明,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创造的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具有先见之明——1953年斯大林因病逝世后,苏联重视工业,轻视农业,注重计划,轻视市场的经济模式弊端逐渐显露,有意改革苏联模式的领导人赫鲁晓夫,推动苏南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这更进一步增强了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实际地位。

然而,在南斯拉夫繁荣发展的景象之下,也孕育着潜在的危机: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创立的一套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让南斯拉夫一跃成为了南欧地区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却让南斯拉夫不同加盟国的贫富差距更进一步被拉大,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下:马其顿和科索沃成为了全欧洲最欠发达的地区之一,而经济的凋敝也为日后马其顿、科索沃的分裂主义倾向提供了土壤。

南斯拉夫面积多大(南斯拉夫历史简介)-梦路生活号

(马其顿国的街头)

而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虽然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自治政治”,氛围十分开明,但自治的权利始终都需要经济的基础作为奠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南斯拉夫的一批工厂纷纷破产,而被赋予了“自治权利”的南斯拉夫工人自然也就没有了实现“自治”的空间,这就好比一个端着金饭碗,却四处行乞的流浪汉。

由于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带领南斯拉夫迈向独立的功勋和他个人的独特魅力,南斯拉夫这些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在铁托执政时期还能够被遮蔽或者压制。然而,随着1980年铁托的病逝,南斯拉夫的发展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了出来,走上了下坡路。

1991年——1992年,在经济凋敝和民族矛盾的双重压力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分裂出了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和波黑四个国家,而继续保留在南斯拉夫联邦内的塞尔维亚和黑山则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改称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然而,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更进一步消弭了南斯拉夫的历史认同,让南斯拉夫陷入了更大的困境——1999年,北约干预的科索沃战争全面爆发,经历过北约残酷轰炸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从此一蹶不振,彻底分裂成了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国家。

今天的南斯拉夫加盟国,仅给我们留下了残破和凋敝的印象,是欧洲最贫瘠和落后的地区之一——现今的人们,还有谁能想到在这片土地上曾伫立着一个开放、包容、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联邦国家?南斯拉夫经历的繁荣和衰败,更加警醒我们注重民生和社会公平分配机制的重要性,既不走封闭自守的老路,也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奔赴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