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汶川,这两个相隔数千里的地方,因为一场地震而一“震”成名。

唐山之殇,世人皆痛。

而中国在悲痛中的坚强,同样让世人瞩目。

32年的砥砺奋进,中国的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唐山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抗震经验,还有面对灾难坚不可摧的力量;唐山带给世界的,不仅是两个汉字,还有“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唐山地震死亡为何比汶川多(两次地震人员伤亡原因对比)-梦路生活号

4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离我们越来越远,伤痛逐渐被抚平。

10年前的汶川地震,还在心口隐隐作痛。

汶川地震对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孙柏涛来说,同样沉痛而深刻。

作为地震工程的科技工作者,孙柏涛研究员第一时间赶赴汶川地震现场,用技术指导救援,科学考察……

唐山之于汶川的经验,汶川之于唐山的进步,都在他的记忆深处。

两次地震人员伤亡原因对比

8.0级地震伤亡<7.8级地震

1976年7.8级唐山大地震造成24万人遇难,2008年8.0级汶川地震造成6.9万人遇难,失踪1.79万人,这场8.0级的大地震人员伤亡小于7.8级唐山大地震,其主要原因有:

01

汶川地震震中区域人口密度小

1976 年唐山7.8 级地震震源位置位于唐山市下部,唐山市人口稠密, 而汶川地震的震中和发震断裂发生在龙门山和成都平原的交界处,人口密度小。

02

76年建筑物抗震能力差

1976 年的唐山市及周边地区的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很差,地震发生时市区内和周边地区几乎所有的房屋倒塌或严重破坏。

汶川地震时,我国施行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简称2001 规范), 城镇的很多新建建筑符合设防标准,农村亦有少量的自建民居建设时有设防概念,如设有抗震效果较好的圈梁和构造柱等抗震建筑结构。

03

晚上VS白天,避难能力大打折扣

唐山地震发生在凌晨3 点42 分,人们处在建筑物内,且在熟睡中没有自主避难意识。

汶川地震发生在下午2 点28 分,地震发生时部分民众在室外,室内的民众也可以自觉地避难以减少伤亡。

研究建筑结构特点

只为更强抗震能力

汶川地震受灾区的建筑物主要以砌体结构、底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在这次地震中,不同结构类型破坏特点和程度是有很大差别的。

01

砌体结构

唐山地震死亡为何比汶川多(两次地震人员伤亡原因对比)-梦路生活号

设防砌体结构底层塌损,结构整体倾斜

由于老旧的砌体结构楼板和屋面板大都是预制板,未设防的砌体结构破坏最为严重。

而设防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较好,在Ⅸ度区才会出现部分严重破坏现象。其破坏特点是底层结构首先破坏,直至倒塌。

02

底框架结构

在汶川地震受灾区,还有一定比例的底框架和框架结构,这部分类型结构多数是90 年代后建造的,大都符合7 度或者更高烈度的设防要求。

该类结构一般都是设防结构,其构造特点是底一层或底两层为框架,上部为设防砌体。

唐山地震死亡为何比汶川多(两次地震人员伤亡原因对比)-梦路生活号

底框架结构过渡层砌体“坐层”震害

在低烈度区域, 其震损表现与设防砌体结构相差不多,但在Ⅷ度及以上地区就有明显差异,其震损程度要远高于设防砌体结构。

若是底层框架部分的刚度大,则过渡层砌体破坏严重;若是底层框架部分空旷,填充墙少,刚度较小的话,底层框架部分则破坏严重。

0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震影响区内的绵阳和德阳是我国重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空旷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排架厂房也是存量较多的结构类型。

唐山地震死亡为何比汶川多(两次地震人员伤亡原因对比)-梦路生活号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部柱头被剪断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能力较好,在Ⅸ度地区出现中等或严重破坏,在Ⅹ度及以上地区部分框架结构倒塌。

震害特点是底层框架或刚度薄弱层框架的柱头出现塑性铰、断裂,直至整体结构倒塌。

04

穿斗木屋架结构

该类结构是西南地区村镇传统的结构类型,围护墙和内隔墙一般为砖砌体或片石砌体。

在低烈度区就出现墙体与木构架柱分离,在高烈度区出现墙体塌损的震害现象。

由于木构架整体性较好,又具有韧性,结构整体倒塌震例较少。

05

框(排)架厂房

排架厂房结构的抗震能力较好,在低烈度区的震损并不严重,在Ⅸ度及以上地区排架柱的根部出现斜裂缝、断裂等震损现象。由于排架厂房的屋面质量较轻,完全倒塌的震例并不多见。

汶川地震后全国上下迅速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救援和震后恢复重建工作, 不到3 年的时间在灾区的原址上,一座座新的城市、乡镇和农村重新展现出来,他们比震前的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和功能。

从唐山到汶川,从茫然到震撼。同样的灾难,32年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灾区人民顽强不屈的品德,全国人民乃至世界无私的大爱,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自信心,这种精神将始终激励我们前行。

内容详见2018年《城市与减灾》第3期

原文作者:孙柏涛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