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一生的传奇程度丝毫不亚于太祖皇帝朱元璋,甚至很多人认为,朱老四(即朱棣)的治国才能也在其父朱元璋以上,在明初的环境下能够成功篡夺子侄朱允炆的帝位,还能迅速将朝内形势稳定下来,足以见得此人的文治武功。
靖难之役
朱允炆即位以后,对大明的藩王们采取过相当狠厉的削藩措施。起初,藩王们完全没想到建文帝能对自家兄弟叔侄痛下死手,因此一度惨遭重创。如果仅仅是削藩倒也不算什么大事,自从太祖皇帝让几个儿子就藩以后,藩王势力便水涨船高,适当削弱维持统治也是理所应当。
但朱允炆做出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那就是把屠刀挥舞到了四叔朱棣的脸上。朱棣可不是酒囊饭袋,他是精英中的精英,真要论起执政能力,别说建文帝,就算是先太子朱标还在世都未必是他的对手。
朝廷将燕王卫调去边关戍守以后,朱棣就已经意识到自己这个便宜侄子要下手了,便决定先发制人,果断起兵反抗。和朱棣相比,建文帝所谓的手段就显得十分粗劣了,其主力在北伐战争中大败,并逐渐丢失了战场主动权。
而朱棣却在南下作战中很好的壮大了部队,通过四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兵临应天城,攻破城防武装夺取了大明皇位,是为明成祖。至于建文皇帝的下落却成为了一个千古谜题,有人说他被朱棣赐死后尸体遭到焚烧,也有人说见建文帝在城破前就已经逃走,后来在云贵一带隐姓埋名遁入空门。
叔叔抢侄子的皇位说出去显然不太好听,封建社会又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朱棣辩称自己不是篡权而是靖难,也算找了个台阶下。虽然朱棣的上台确实不太光彩,但从长远来看,他的登基对于整个明朝乃至中国封建社会的积极影响都比建文帝大得多。
朱棣的意图
靖难之役的发生并非朱棣一人促成的,朱元璋和朱允炆也在其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但仅从朱棣的角度来说,起兵与否的决定权确实在他手中,究竟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了朱棣的反抗,后世有两种说法。
一是举兵自保,这也是比较主流的一种观点,因为当时建文帝确实已经将燕王卫调走,削除朱棣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朱棣作为一个精通军政和朝堂的人,不可能意识不到即将到来的危险,更别提他身边还有后来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这般人物。
据明史中记载,姚广孝虽是僧人身份,但与朱棣相识后就成为燕王最器重的心腹,甚至还是朱棣主动邀请姚师傅追随自己的,显然极为欣赏姚广孝的才能,其在燕王府中也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姚广孝这样的野心家来说,建文皇帝不顾后果的大肆削藩未必是一场灾祸。朱棣虽然天潢贵胄,但对于亲情却十分看重,除非将其逼入绝境,否则朱棣肯定是不愿意举兵夺权的,即便是建文帝已经将屠刀比在了朱棣脸上,最后还是姚广孝的怂恿才让其下定反抗决心。
明史中更是直接记录了两人这段讨论,朱棣原本对于起兵的结果并不看好,表示民心并不在自己这边,但姚广孝却反驳举兵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是谓天道,不难看出相对于朱棣本人,姚广孝对于起兵更加坚决。
实际上早在建文帝削燕以前,朱棣就已经在姚广孝的敦促下积极备战,燕王起兵时真正的实力,姚广孝可能比朱棣还要清楚,他之所以能够说出是谓天道,一是已经到了奋起反抗的时候,二是燕王已经具备了和建文帝一决雌雄的实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朱棣对于起兵这件事的主观意愿并不强烈,更多的还是自保,他的志向也并非是要抢夺侄子的皇位。最后靖难完全是形势所迫和身边野心家的怂恿。
另一种看法就比较阴谋论了,认为朱棣从一开始就有着谋反夺位的心思,其中清人谷应泰是持这种看法的代表人物,他撰写的明史纪事本末里就有着大量描述。谷应泰认为,朱棣并非不知道姚广孝的野心,反倒极为欣赏,因为只有这样的能人才能助其登上王位。
谷应泰还从朱棣和姚广孝的相识中找到了支撑自己结论的证据,当年姚师傅给还是燕王的朱棣送了一顶白帽子当见面礼,王字上面加个白可不就是皇帝的皇。姚广孝此举算是向朱棣袒露心意,也是他追随燕王的驾帖,朱棣洞悉了姚师傅的深意,所以才请求他辅佐自己。
除此以外,谷应泰还认为朱棣当年力保袁珙性命也是具备篡位野心的证据,袁珙是什么身份,那可是预言了朱棣一日必为太平天子的神人。如果朱棣没有野心,对于这等人自然会敬而远之,以免遭受当朝皇帝的怀疑,但朱棣却反其道而行之,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虽然谷应泰算的上是有理有据,但考虑到其清人身份和著作中极少提及姚广孝在靖难中的贡献,而是着重描写朱棣的心思深沉,其真正的意图完全有可能是在抹黑前朝,而非揭露靖难秘辛。
谷应泰最大的破绽是,历史上的燕军实力远不如北伐的建文军队,如果朱棣真的早就密谋造反,双方实力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差距,在战争进程中,燕王军也更偏向于被动防御,南下已经是双方态势逆转后发生的事,所以相对而言,明史中朱棣被迫举兵自保的理论要更加让人信服。